台灣的政客越來越像藝人、網紅,只不過多數是長相較為抱歉的諧星。而那些以政治新聞掛帥、佔大篇幅的電視台新聞,就越來越像是浮誇的綜藝節目,live宛如真人實境秀,記者偶爾也要串場搞笑搶鏡。政論節目就好比廉價粗糙的談話性節目,邀一堆所謂的C咖、D咖等通告咖,聊些沒多少人感興趣的事,卻仍自嗨的要命。
看看現今多數政客,成天正經事不做,選舉也不提政見,就會拼命開直播、尬網紅,什麼管長、阿噶、阿滴、禮科太太 …全上遍,極盡搞笑庸俗、綜藝化,只為衝網路聲量、點閱率,好像這些就可以化成一張張選票。
然後一些黑心、無恥政客,一一變成了暖男、正義聯盟超級英雄、迪士尼卡通人物或是武俠小說人物、夯劇角色,他們扮萌、裝呆,只為譁眾取寵,宛如跳梁小丑。每個政客各擁網軍、粉絲,儼然把自己當成藝人經營,膚淺短視,有時令人感到噁心、可悲。
要當藝人、諧星,也要有兩把刷子,不是開直播聊聊天,抱抱阿貓、阿狗,或是跳舞玩遊戲、搞笑無厘頭…就可以,若是扭捏作態、過於拘謹放不開,難免東施效顰,適得其反。
試問,有多少閱聽人會把娛樂、八卦新聞當真?藝人炒作為宣傳、媒體曝光、維持聲量…,而政客呢?當然是為了選舉,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政客網紅、藝人化,恐將再降低政客岌岌可危的可信度。沒有會相信政客作為,沒有人關注政客政績、政見…大家只關注,誰比較好玩、比較接地氣、比較低俗有趣、誰比較會製造聲量、誰點閱率高…。
過去政客必須非常努力的問政、服務與打拼,維持形象來爭取選民支持與認同。而如今越來越多政客不務正業,投機取巧,花心思經營社群網路、自媒體,賣力表演投網友所好,在同溫層相互取暖。不能說不對,但其內容總是言過其實的多,誇大而虛浮,就像是一張張美肌修圖後製出來的大頭照,與真人相去甚遠,卻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