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殺」是年輕學生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且有逐年升高趨勢!根據資料統計,每四個大學生及每五個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深受嚴重憂鬱情緒所困擾,之所以選擇走上絕路,多數是感情因素與家人衝突所導致,最常見的自殺手法則以服用藥物與割腕居多,校園求助、支援管道的不足,專業的缺乏與家長的不配合等因素,都是造成學生自殺率居高不下的主因。
  根據「高雄市自殺防治中心」九十五年至九十六年六月統計資料發現到,十五至十七歲青少年自殺通報量有六十一人,十八至二十四歲有四百八十七人,女生通報量約是男生的三倍,但自殺死亡成功率男生卻明顯高於女生。多數求助的青少年自殺原因都是因情感因素及與家人衝突最多,還有人是因課業問題與人際關係,而服用藥物與割腕自殺是最多青少年選擇的自殺方式。
  有鑑於青少年自殺問題的嚴重性,董氏基金會昨天在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舉辦一場「高高屏地區憂鬱症預防及自殺防治策略」座談會,由凱旋醫院院長陳永興主持,邀請到高雄市教育局長鄭英耀、高雄縣衛生局長黃志中、屏東縣教育局長顏慶祥、高雄市衛生局副局長蔡龍居等人與會,希望針對日趨嚴重的校園憂鬱症與自殺問題提出因應防治政策。
  會中,陳永興指出:台灣地區去年有四千四百零六人自殺死亡,平均每兩個小時就有一人自殺成功,自殺死亡率從過去十萬分之十一攀升到現在的十萬分之十九,這還不包括許多未被通報的個案在內。陳永興強調,在自殺身亡的人中,約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生前患有憂鬱症,研究也指出,約有百分之十五的憂鬱症病患最後會選擇自殺,可見憂鬱症與自殺是有很密切的關係,更何況有自殺企圖者是死者的十至二十倍,每一自殺身亡的人更會影響到六至八名親友。
  如何有效防治自殺呢?陳永興表示,從高雄市自殺防治中心過去一年半實務工作經驗中得知,若能從患有憂鬱症等高危險群個案著加強防治,即能有效降低自殺率。


從董氏基金會近來在高雄地區所做的「校園憂鬱症防治工作」推展經驗發現到,幾乎每一所校園中都有著嚴重憂鬱或自我傷害行為傾向的學生存在,幸運的學生會有老師或同學協助通報,或經由篩檢量表被發現到而獲得援助,不幸的可能就此身陷負面情緒困擾,甚至想不開而走上絕路。
  雖說,高雄市各校園目前都有相關憂鬱症防制宣導課程與活動的舉辦,但學生的憂鬱與自殺問題仍是層出不窮的發生。董氏基金會表示,這與校園對學生後續的協助與支援提供明顯不足,校園輔導人力的缺乏,及協助過程中常遭遇家長的阻力等有關。而校長的態度往往更是影響校園憂鬱及自殺防治工作推動的關鍵。
  屏東縣教育局長顏慶祥就說,屏東縣自殺防治工作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來自三方面:在學校方面,欠缺輔導人力與醫療專業;在家長方面,家長觀念的加強與接納度;在學生方面,對生命價值與尊重的觀念薄弱,求助、態度、觀念、能力與行動都不足等等,都會影響到自殺防治工作的成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寂寞星球小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