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經濟不景氣,身邊有越來越多的朋友面臨失業找工作的困境,看的除了替他們感到些許難過外,自己也心有警惕。其實,說真的,我的這些朋友,多數是很優秀的,也有良好的學經歷,但無奈整個大環境不好,不論是待在怎樣的公司,從事怎樣的工作,都有隨時捲舖蓋走人的危機,在台灣這個孤島上,想要找到一份可以從一而終,讓自己安身立命的企業與工作,真的是越來越難了,難怪現在許多人會說,公務人員是「鑽石飯碗」,是國家機器的「末梢神經」,除非國家倒了,否則真的是不用擔心失業問題。
  看到這麼多朋友的遭遇,自己心中不免也感到膽顫心驚,深怕那一天也會成為失業一族,這種不安全、對未來不確定的感覺,盤繞了許久。但我怕的,並不是沒有了工作,而是擔心自己能做什麼,害怕自己對這個國家社會已無任何的貢獻。
  其實說真的,我從二十四歲退伍至今,可說是從未真正好好休息過,一直適不間斷的在工作,一度我還很後悔,自己步入社會後從未有過喘息的機會,放個長假去冒險,好好體驗一下不同的人生。原本多年前結束台北工作後,想好好休個幾個月長假思索自己的未來,但找工作真的太過順利,沒多久又開始上班了,誰知這一做就到如今。
  容易得到的往往也容易失去,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失去這份記者工作,但總覺得它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好玩是好玩、自由也自由、又有著一堆小福利與特權,但就是讓人覺得沒有未來與前「錢」景,偶而想想,還覺得有些虛度光陰的悲淒。
  認真的混了幾年之後,我真正的開始下定決心要轉換跑道了。
  這時轉換跑到會不會太晚?要換到什麼工作比較佳呢?這是許多人有相同遭遇的人都曾面臨的疑惑與困擾,對像我這樣三十好幾的青中年男性想轉換跑道,我認為基本上還是值得鼓勵的,同樣的工作做太久,真的覺得生命就會像是織布機一樣,織出的花色單調而無趣,轉型其實是為了讓自己找到繼續走下去的衝勁與動機。雖然有風險,但是與人生中無所不在、無法得知的變化比較起來,真的不算是什麼。
  為了鼓勵自己,首先,我嘗試去重新定義中年與失業的迷思。第一:「中年指的應是工作時間的中段」:過去我們認為的中年,指的是三十五歲至五十歲的族群,但我覺得,隨著人類壽命的增長與步入社會工作年齡的延後,中年的定義也要改變。
  通常一個人大學或研究所畢業步入社會工作的年齡都已是二十五歲以後,以二十五歲為例,若工作三十年,則中年應為二十五歲加十五歲也就是四十歲以後,同樣的若您的工作年齡延長或是工作年齡延後,中年也應更往後延。
因此,定義四十歲至六十歲為中年最為適當,這段期間,只要有能力、做好了準備,隨時都能為自己再創另一番的成就與事業,而老年指的是退休生活這段期間,而非工作生涯的後期。所以說,中年的定義是什麼,中年指的應是一個人生命開始要燦爛、角色最多元多變的時光,仍是充滿無限可能。
  第二:「失業找工作將變成常態」:找工作已是全民運動,隨時有公司倒閉、隨時有裁員、隨時有意外,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擔保永續經營,銀行、學校甚至政府都有倒的可能,因此,失業、換工作、找工作將會持續在人生中上演著,沒有人能保證越換越好或越壞,但您卻可以讓自己越來越有競爭力、保持您的無法取代性。
  失業不是被動,在現代失業往往成為主動,也就是說,不是公司辭掉我,而是我主動離去,主動性在我。因此,失業或待業,其實都可以說是工作生涯中必歷經的過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寂寞星球小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